新劳工运动时代的来临
2022至2024年,北美见证了罢工活动的显著复苏。本交互式报告旨在剖析这一浪潮背后的驱动力、关键事件的进程与结果,及其对未来劳资关系的深远影响。请通过下方图表和案例探索核心发现。
核心驱动力
高通胀侵蚀购买力,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增强了工人的议价能力,而创纪录的企业利润与停滞的工资形成了鲜明对比。
公众支持率
公众对工会的支持率达到数十年来的高点(2022年达71%),为大规模劳工行动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新兴谈判焦点
议题从传统薪酬扩展到对未来工作的控制权,如人工智能(AI)规制、远程工作权和绿色转型中的工作保障。
罢工活动规模 (美国)
通过下方按钮切换查看不同年份的数据。图表展示了由康奈尔大学ILR学院追踪的停工事件总数,以及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LS)追踪的千人以上重大停工所涉及的工人数。
标志性案例深度剖析
美国罢工展现了更具战略性和战斗性的工会主义复兴,并将谈判焦点扩展到对未来工作形态(特别是技术应用)的控制权之争。以下是几个关键案例。
UAW "站立式罢工" (2023)
UAW针对底特律“三巨头”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同步、分阶段罢工。这一创新策略旨在最大化对资方的压力,同时有效保存罢工基金,最终赢得了数十年未见的胜利。
关键成果:
- 合同期内工资预计增长超33% (含COLA)
- 废除双轨制工资体系
- 将新电池工厂工人纳入主协议
- 引发非工会车企跟进加薪
好莱坞双重罢工 (2023)
编剧工会(WGA)和演员工会(SAG-AFTRA)为应对流媒体经济和AI威胁,发起了60多年来的首次联合罢工,导致全美影视制作停摆。其成果为全球创意产业规制AI树立了标杆。
核心诉求
- 提高与流媒体挂钩的后续收入
- 严格限制生成式AI的使用
- 保障编剧室最低人员配置
- 对演员的数字替身需经同意和补偿
主要成果
- 设立基于收视率的流媒体“成功奖金”
- 全球首批通过集体谈判规制AI的协议
- WGA赢得编剧室最低人员配置标准
- SAG-AFTRA建立AI使用的“同意和补偿”护栏
凯撒医疗集团罢工 (2023)
超过7.5万名医护人员参与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疗行业罢工,核心是解决后疫情时代严重的人员短缺危机,保障患者安全和员工福祉。
- 成果:四年内加薪21%,设立23-25美元的最低时薪标准,并制定了加速招聘和培训的计划,为全美医疗行业设立了新标杆。
加拿大劳工运动的核心力量是其高度组织化的公共部门。同时,当罢工威胁到国家经济命脉时,政府频繁扮演干预角色,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魁北克 "共同阵线" 大罢工 (2023-2024)
近60万公共部门雇员(教师、护士等)通过协调行动,发起了加拿大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工行动,要求省政府提供能抵消通胀的工资并改善工作条件。
- 成果:赢得了为期五年的17.4%累计工资增长,并加入了与通胀挂钩的条款。协议还就改善班级规模、护患比等工作条件做出了实质性承诺,展示了联盟谈判的巨大威力。
联邦公共服务大罢工 (2023)
超过15.5万名联邦雇员举行大罢工,核心诉求是争取追赶通胀的工资和将远程工作权利制度化。
- 成果:达成四年12.6%的工资增长和2500加元补贴。虽未能将远程工作写入主协议,但争取到一份有约束力的附函,建立了新的评估和申诉机制。
供应链压力测试 (2023-2024)
BC省港口罢工和全国铁路争议暴露了加拿大经济的脆弱性,并凸显了政府的“干预主义”模式:为维护供应链稳定,迅速介入并强制结束罢工。
- 港口罢工结果:赢得显著工资增长,并关键性地获得了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培训权。
- 铁路争议结果:政府强制进行利益仲裁,终止了劳资双方的罢工/停工权,将合同条款交由第三方决定。
比较分析与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相似的经济压力,但美加两国的劳工运动在制度、政府角色和未来战线上展现出不同路径。本轮浪潮不仅是短期经济矛盾的爆发,更预示着未来劳资斗争的核心议题。
制度与政府角色
美国:亲劳工的政治姿态(总统声援),但法律体系不利于组会,政府不直接干预。加拿大:法律体系更利于组会,但政府在关键行业频繁干预以结束罢工。
未来战场:绿色转型
向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的转型将成为制造业就业的核心战场。工会将力求在其中加入保障工人权益的“公正转型”条款。
未来战场:AI与自动化
好莱坞协议只是开始。未来,在更多行业中,关于技术替代、数据补偿和“人类工作”定义的谈判将日益普遍和激烈。
未来战场:远程工作
疫情永久改变了工作期望。远程和混合工作安排将成为未来集体谈判中一个常态化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尤其是在公共和专业领域。